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,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礼貌乖巧、有所作为的人。然而事实往往会差强人意。儿子辰臣今年4岁,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过许多问题和困惑,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,我也得到了很多启发。
一、身教胜于言教,为人父母就要给孩子起到正确的表率与示范作用。
人们常说,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无疑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。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,你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久而久之,你的言行举止、喜恶、好善就转到了孩子身上。比如说:做父母的是“不敢高声语,恐惊天上人”的类型,将来你的孩子也是那种“温柔”型的。而父母是那种雷厉风行的人,无疑孩子大多是那种嗓音大、脾气大的类型。因此,我认为做父母的必须严于律己,时时处处给孩子做表率,给孩子做一个好的“模版”。 在我印象中,大概是孩子还不到2岁的时候,因为我们家孩子说话比较迟,我做了几次自己觉得很小的事情,故意忽悠他想让他当时把事情做好,但是后面又没有兑现我的承诺,结果后来当他会说话了的时候,给我完整的讲出那件事情的经过,我完全惊讶了,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能对孩子说谎,哪怕是善意的。
第二,不要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,要尊重孩子的喜好,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,否则会压抑孩子的个性,不利于其健康成长。
现在的孩子条件好、机会多,家长都想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培养一些特长。有的父母不管孩子喜欢与否及实际作用,一味的给孩子报名,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,起不到应有的作用,甚至适得其反。我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,这样学习起来既轻松又有效果。记得儿子三岁左右的时候,我开始让他识字。但是他对这个并不感兴趣,于是我就让他学着下棋,下飞行棋,下各种他感兴趣的棋,画画,画那种事先都准备好材料的,他看到花花绿绿的材料就会心动,慢慢就会学着画,慢慢磨炼他的急躁脾气。家长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,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。
第三,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,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,进行赏识教育。
如今,多数家长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,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,尤其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,就会失去耐心。孩子是通过自己的一些尝试性的活动来认识世界的,有时他们的这些活动会让家长觉得无法接受,但是当我们谈到耐心,孩子不听话的时候,我估计耐心都会被抛诸脑后,这样我们不妨先让自己冷静下来,感觉到自己要发火了就努力克制自己,让自己冷静一分钟,之后再去给孩子讲道理。
第四,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,父母要有恒心,适当的运用奖励和惩罚。
如果想要培养他的一个什么习惯,孩子又太小不明白这个习惯养成对他多么重要,我一般采取的办法就是,让他坚持做一个事,每天坚持,坚持一周可以得到什么,一个月可以得什么小奖励,这样不断的循环,可以适当的培养一些小习惯。
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一遍一遍的讲,一遍一遍的不停的重复,达到你想要的效果,比如本次学习组织的阅读节朗诵,开始他不会背诵《春夜喜雨》那首诗,我教他也不愿意学,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些排斥,于是我就不提让他背的事情,只是晚上把牛听听放上,一遍又一遍的给他磨耳朵,后来他自然而然就会了。孩子的习惯确实需要大人的耐心,我觉得我也是一个急脾气,想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个老师,首先自己也得不断的学习、磨脾气、磨耐心。最后就是可以跟老师多多交流,毕竟孩子上学后,多数时候是在学校,很多习惯和脾气会在跟小朋友一起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,和老师及时沟通效果会很快,因为可以及时的让我们发现孩子的一些小习惯和小心理,帮助我们尽早进行了解和疏通,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育儿路上实在很艰辛,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,希望能够在这3年阳光园的生活中,让自己和孩子都能一点一点的进步。
中二班:王辰臣的妈妈 杨露